资源 1ldpi

修齐礼仪学院礼仪培训师资格证考证咨询电话

修齐礼仪报道:石库门的海派文化

修齐礼仪报道:石库门的海派文化。透过稀疏低矮的树荫,有一片红砖青瓦的老建筑群,拨开岁月的浮尘,这红砖青瓦里上演的是一段段老上海的记忆。

2

多少年来,大多数上海人就是在这些狭窄的弄堂里度过了日久天长的生活,并且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

3

6月14日下午,曹杨新村村史馆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文化讲堂”,邀请到海派作家董鸣亭女士做客,为大家讲述《海派萃——老上海弄堂文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相约十五”读书会、巾帼读书会近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4

上海居住的底图曾是以弄堂为代表的传统里弄空间住宅结构,它源于江南水乡和西方花园城市的理念,根植于鸡犬相闻,与天地共融的生活方式,它构成了城市生机勃勃的整体。

5

石库门,近代上海弄堂的标志之一,最具海派特色的优秀建筑群体,是近代中西合璧的优秀作品;石库门,老上海的象征,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动,文人、学者、艺术家曾在此孕育他们的作品。旧时的石库门里还曾开设有工厂、银行、旅馆、货栈、报社、学校等,可谓是无所不包,无奇不有。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回忆。

6

在老上海石库门弄堂里生活,虽然物质上不富裕,但邻里邻居其乐融融的感情是董老师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弄堂里,大人们倚门而坐,拉着家常,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游戏、打闹,老人们静静躺在竹榻、睡椅上,扇着扇子,谁家做点好吃的或者亲戚拿来了特产,都会拿出来和左邻右舍共享。

在董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现场观众笑声中,我们眼前生动展现出一幅幅弄堂里的生活画卷:宁波阿娘和青浦亲妈“别苗头”、四川外婆和宁波阿娘的“矛盾”、苏北母亲和上海小姑娘之间对“上海人”的认可……在这看似吵吵闹闹不愉快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浓浓的人情味以及邻里之间的和谐。

活动中,我们一起看老上海弄堂“叫卖”纪录片,听老上海吴侬软语的曲调,尝念念不忘的老上海味道,分享上海这座城市的海派文化形成,并深情回味了流传在上海人中的话:远亲不如近邻。真是一场有“味道”的文化大餐呀! 

在以邻里结构理论为基础建设的现代城市分级组合的居住结构模式中,因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居民联系变得非常薄弱,不少人连对门的人长得是圆是扁,可能都搞不太清楚,更别说串门搭伙了。

如何在现代建筑基础肌理上,进一步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让更多人走出家门,重现老上海石库门的邻里感情,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新问题,也是社会发展带给我们的新课题。

返回
列表
上一条修齐礼仪报道:致敬,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
下一条 修齐礼仪报道:给90后讲讲马克思!